三百鑲白旗馬甲排成了一條直線,雖然從城上看去,隻有細細的一排,可是誰都知道,這些馬甲發動起來會產生多麽強大的戰力。
塔克舒不斷眺望著城下明軍軍陣的方向,在八旗軍當中,牛錄章京最多隻能算是個中級軍官,八旗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以牛錄為最基本的作戰單位,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期便定下了規矩,三百丁為一個牛錄,五個牛錄合並為一個甲喇,一個甲喇合並為一個固山,固山就是旗。
也就是說,一個旗是七千五百兵力,八旗總計是六萬人。這是清軍最核心的滿洲八旗,從清軍入關的總兵力來看,滿洲八旗有六萬人,吳三桂和投降的遼東軍以及原本的漢軍八旗大約有六七萬人,蒙古八旗和外藩蒙古兵大約也有六七萬的兵力。其餘還有高麗仆從軍和白山黑水的各族仆從軍,總兵力在二十萬。
可隨著多爾袞指揮的清軍在黃河以北大殺四方,投降的明軍、地主武裝和農民軍不計其數,若是算上劉澤清的人馬,其兵力早就超過了三十萬。所以塔克舒這個牛錄章京,隻指揮三百人,實在算不得什麽大官。
即便他屬於鑲白旗,即便兩白旗在目前的八旗序列中地位超然,他依然不過是個中低級軍官,要想再往上走,必須要有拿得出手的成績才行。
此次準塔的部隊南下,第一甲喇好不容易爭取到了一個先鋒的位置,而在第一甲喇當中,塔克舒的第二牛錄爭取到了先鋒中的先鋒位置,作為偵查揚州的第一波兵力,塔克舒對此次行動非常看重,這也是他貢獻了自己在關內的全部繳獲,才從甲喇章京這裏謀到的差事。
要知道,第一甲喇的副將位置暫時空缺,塔克舒非常想爭取這個位置,天聰八年清軍整編改製之後,軍級便一直沿用到現在,但多爾袞入關之後,深感大清的軍隊等級製度線條太過粗大,原先僅有數萬滿洲八旗,尚且能從上到下直接管理,隨著軍隊越來越龐大,簡單的幾個等級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