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烈火南明二十年

第78章 絕好消息

幾人眉飛色舞的說著,雖然他們在瓊州府被流放了很久,但是高衡看得出來,孫家三兄弟從來沒有自暴自棄,更沒有破罐子破摔,反而是在山村之中苦苦鑽研孫元化留下來的著作,並且結合自己掌握的知識,發表獨到的見解,可以說是對孫元化學術方麵的一種完善。

“唉!可惜。”高衡歎息了一聲道。

幾人說話的聲音戛然而止,孫和鼎看了高衡一眼道:“高將軍何出此言?”

高衡苦笑道:“方才幾位說的場景非常令人神往,若是興華軍能有如此裝備,當然是好事,可惜的是,目前興華軍掌控的地盤僅有一府之地,人口也僅僅是五萬有餘,雖然我們已經在極力擴充人口,可即使不斷增加,短時間內也不會突破二十萬,如此的人口基數,若是不能形成產業規模,恐怕想要用實現鐵模法很有難度啊。”

“剛才孫先生也說了,孫大人留下的著作上有很多炮兵或者火器使用的方法,但是諸位要明白一個道理,如果想把炮兵訓練成這樣的技術兵種,那麽每一個炮兵自身就要有一定的學識,說是軍中秀才也不為過,如果大字不識一鬥,你跟他說這些方法,如同對牛彈琴。所以當務之急是教育,但還是那句話,現在我們沒有那個條件。”高衡有些失落道。

孫和鼎點點頭道:“將軍所說的難處我能明白,想來安南北部的條件和環境也不是特別好,萬事開頭難,興華軍成立剛剛數月,能取得如此開局,實屬不易。依在下看,將軍目前缺少三個條件,第一就是教育,教育乃是根本,但是教育的功效不會一時半會顯現出來,需要時間的沉澱,但現在諒山府還不是特別安全,沒有穩定的環境,就不能發展教育。”

孫和鬥補充道:“我想,第二就是成規模的工坊,我們從小受西學感染,西洋人的工坊配置對於發展武備來說非常合理,比如建造一門火炮,西洋人可不是在一個工坊內解決問題,而是一連串的工坊,各司其職,比如有造輪子的工坊,有造螺絲螺母的工坊,有鑄鐵的工坊,有打磨的工坊,每個工坊隻做一樣,熟能生巧,能將其做到極致,這樣造出來的火炮,嚴絲合縫,規製一致,威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