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朝代,皇帝要禦駕親征都不是一件小事。
以至於劉病剛把話說出口,朝堂之上不論文官武將都在勸阻。
可在劉病言明利害關係,不少人都選擇了把嘴閉上。
毫無疑問,要想衡陽城不有閃失,就要使得軍心安穩。
而這件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萬分艱難。
“眾位愛卿,朕不管是什麽原因導致這一場慘敗,可這爛攤子總要有人去收拾。”
“僅憑許韋一個人扭轉不了局麵,不知有誰能替朕走這一遭,還不做無用之功。”
劉病看似隨意的幾句話,在場無一人能夠反駁。
盧泛舟咬緊牙關,似乎是想明白了其中道理。
他選擇了和劉病站在一起,當即開口說道。
“皇帝親臨,軍心必然大振。”
“別說守得住衡陽城,就算是伺機發動反攻,也都不是問題。”
到底是聰明人,他比任何人的心裏都要清楚,劉病此番決定最是英明。
有了盧泛舟的支持,朝堂上反對的聲音在激烈,也都不可能改變得掉劉病心中想法。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王謙也一反常態,選擇站在劉病這邊。
“陛下說的對,要挽大廈於將傾,隻有這一個辦法。”
他和盧泛舟都表明了態度,旁人心中再不情願,意見都不再重要。
朝會散去,王謙很快回到府上。
不多久的時間裏,便有許多官員登門拜訪。
一個個義憤填膺,滿口的仁義禮法,都在對劉病進行說教。
“咱們的這位陛下,做事情根本就不考慮後果。”
“胡大人說的對,他這般行事風格,從未顧全大局。”
將這一切看在眼裏,王謙實在沒忍住,當場笑出了聲。
“丞相,難道我等哪裏說錯?”
“是啊!丞相在朝堂上也不加以反對,任由陛下胡來。”
這些人很是不能理解,王謙臉上笑意更濃,接下來說出口的一些話,讓一眾人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