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計?”
一名大臣脫口而出了這話!
說完之後才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立馬閉上了嘴。
今日的六殿下,豈可同日而語?
雲帝和一眾皇子,全都看向了李軒。
李軒說道:“直接抓鬮就行了。”
“嗬嗬,此乃滑天下之大稽也!”
一名文臣說道:“國家大事豈能兒戲,抓鬮選帥可謂禍國殃民!”
“沒錯,六殿下想過沒有,萬一被抓鬮選中的主帥,無法贏得匈奴,不僅會讓我們最後的精銳喪盡,還會助長匈奴人的氣焰?”
“我知道六殿下已經今非昔比,但是,你要是實在想不出什麽好計策的話,就不要隨口胡說了!”
一眾三品以上的大臣,全都對李軒開始了炮轟。
現代人,對皇室和臣子最大的誤解就是,認為臣子一定要對皇室畢恭畢敬。
實際上,很多封建時代,臣子都具備相當大的權威。
比如在明朝廢除宰相以前,宰相的權利,是可以在極大的程度上威脅皇權的,並且皇帝還不能隨便廢除。
這是因為,每個能站在朝堂上的大臣,身後,都可能代表著某一股根深蒂固的家族勢力。
真正能從底層讀書人,一路拚搏到朝堂上,成為二三品大員的,可謂鳳毛麟角!
大夏朝堂,也是如此。
這些大臣們,或是依附著某位皇子,或者依附著身後的一些強大家族,雖說都以雲帝為尊,但要懟一個毫無勢力的李軒,還是可以無所顧忌的!
隻要罵的範圍,不牽扯到整個皇室就行!
但李軒對此,卻並不在意。
罵就罵唄,反正自己也不會掉塊肉,主打的就是不內耗。
他看向懟自己的戶部尚書說道:“那你有什麽好辦法麽?”
“我……我暫時沒有想到!”
“那你呢?”
李軒又看向另一名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