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還沒亮,張大山就起了床。
他簡單的洗漱了一番,然後便去濟世堂
張大山推開濟世堂的門,發現劉大夫早已在藥房裏忙碌著。
“大山,你來了。”
劉大夫抬起頭,臉上帶著一絲疲憊,眼底卻閃爍著興奮,
“我剛剛把這幾天義診的病曆都整理出來了,發現了不少疑難雜症,有些我實在想不明白,想和你一起探討一下。”
張大山笑著點點頭,
“好啊,劉大夫,我正有此意。”
兩人一頭紮進了藥房,開始了他們的醫學探討。
張大山將昨天義診遇到的一個特別的病例拿了出來。
“劉大夫,你看這個老奶奶,她頭痛了多年,吃了很多藥都沒用。我給她把脈時,發現她氣血兩虛,肝陽上亢,但又夾雜著一些寒邪。”
“這病症真是複雜,我試著給她開了幾服藥,效果卻不明顯。您說,這該如何是好?”
劉大夫接過病曆,仔細看了看,又細細地品味張大山寫的病因分析。
他眉頭緊鎖,緩緩地說,
“大山,你說的不錯,這個病確實比較複雜,不能單從表麵症狀入手。”
“我認為,她這頭痛可能是多年積勞成疾,氣血虛弱,無力推動氣血上行,再加上肝陽上亢,就會出現這樣的症狀。”
“劉大夫說的有道理。”
張大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那我們該如何治療呢?”
“我認為,應該從補氣血入手,兼以平肝潛陽,再適當加入一些祛寒的藥物。”
劉大夫提議道,
“可以試試用當歸補血湯加減,配合天麻鉤藤飲,再加一些細辛,川芎之類的祛寒藥物。”
張大山眼一亮,
“我覺得,還可以加入一些滋陰的藥物,比如枸杞、女貞子。這樣既能補氣血,又能滋陰養液,更好地平衡陰陽。”
“你提議很好,這滋陰養液能更好的協調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