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獲取技術資料,吳岩帶著團隊成員一頭紮進烏魯木齊圖書館。老舊的圖書館裏,彌漫著一股陳舊的書香味,書架上堆滿了各種專業書籍。吳岩和成員們在書架間穿梭,手中的筆記本上已經密密麻麻地記錄了不少有用信息。
拿到有限的資金後,他們開始對那些簡陋的設備進行改造升級。昏暗狹小的工作場地,吳岩和團隊成員們圍在一台破舊的設備前,吳岩拿著扳手,費力地擰著一顆生鏽的螺絲,螺絲紋絲不動,他憋紅了臉,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嘴裏念叨著:“這老設備,還挺倔。”
終於,螺絲鬆動了,吳岩和大家相視一笑。沒有先進工具,就用最原始的辦法,土法上馬,因陋就簡地開啟了艱苦卓絕的研發工作。
研發工作的第一步,是對現有磕頭機和修井設備進行全麵的拆解和分析。昏暗潮濕的車間裏,彌漫著一股刺鼻的油汙味。
吳岩整日泡在裏麵,和團隊成員們一起,對著那些陳舊、布滿油汙的設備反複研究、琢磨。他一會兒拿起扳手,費了好大勁才擰下一顆生鏽的螺絲,拿在手裏,仔細觀察它的磨損情況,嘴裏還不時念叨著:“這磨損程度比想象中嚴重啊。”
一會兒又趴在設備上,眼睛緊貼著放大鏡,一寸一寸地查看內部複雜的機械結構,他的腦海裏不斷閃過各種技術方案和解決思路,試圖找到那個最佳的突破口。
在研發過程中,團隊成員們遭遇了無數次的失敗和挫折。有一次,他們在測試新設計的修井機器人的抓取裝置時,發現機器人總是無法準確地抓取油管,不是抓偏了,就是抓不緊。這個問題一下子讓整個團隊陷入了困境。實驗室裏,大家圍坐在一起,氣氛凝重得能擰出水來。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啊?都測試了這麽多次了,怎麽還是不行?”一位年輕的電子工程師急得直跺腳,滿臉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