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楚平原的肯定,陳援朝越發認定收購古董是一條發財之路,隔了幾天,他又下鄉“采風”。
這一次,他收了一個青銅燈盞;一塊帽正(就是瓜皮帽前麵那塊玉);一隻鼻煙壺(就是趙墩的趙大娘公公的遺物,被村裏鄧家人搶去的那個)。
有人要把大件的木器出手,陳援朝拒絕了。東西太大,往京城帶不方便。
回到文化站,他先把這三個小玩意兒拿給楊柳看。
“我雖然不知道這個青銅燈的名稱,卻能肯定它就是漢朝的!”楊柳直接斷言,“龍城曾經是漢高祖的家鄉,這裏的墓葬太多,它應該是盜墓賊挖出來的!這種風格的燈盞北方很少見,京城那邊的玩家應該會喜歡!”
接著,她又看了看帽正:“這種玉的材質一般,應該是岫岩玉,京城那邊的玩家肯定看不上。援朝,你這個隻能自己把玩了!”
最後,她又端詳了鼻煙壺:“這個小瓶不錯,上麵的仕女畫得很精致,畫工雖然沒什麽名氣,功力卻不容置疑。而且,這種畫風不同於南方,也不同於北方。京城的玩家說不定也會喜歡的!”
隔幾天,陳援朝把這幾個古董帶去給楚平原過目。
當聽到楚平原的評價與楊柳的評價如出一轍時,陳援朝簡直驚掉了下巴。
他心中暗想:“我前世涉足古玩這一行,花上千萬買了一大堆的贗品。柳柳還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姑娘,隻是因為小時候跟著姥爺生活一段時間,在古董這一塊的鑒賞力就遠勝於我。難道我那上千萬的學費白交了!”
同時,他又慶幸撿到寶了:“有柳柳陪在我的身邊,起碼能讓我不在古董收藏這一塊踩坑。將來,等我發達了,也給她弄一個博物館,跟陳麗華、馬觀複齊名!”
他一回到文化站,楊柳就問道:“楚老師是怎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