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謝昌張口就是要二百兩,老夫人算不明白這筆賬了,
“昌兒,建華書院那回不是已經給了你一百二十兩嗎?又沒去成建華書院,那些錢呢?還有,怎麽一個縣城的書院,比京城的還貴?足足貴了八十兩去?”
劉惠蘭也驚訝了,博古書院一年的束脩不是六十兩嗎?他怎麽張口就是二百兩之多?
謝昌的臉色有些不自然,解釋道:
“因為……因為兒子想給衍哥兒置辦些好東西,那些上好的筆墨紙硯都費錢。”
老夫人臉上的老肉抽了抽,二百兩?這也太多了,擱以前倒也還好,可是她現在也不寬裕。
“昌兒,你也知道現在家裏的情況,這偌大的謝宅,下人們那麽多張嘴都得養著,你弟弟又過世了,你弟妹早就不交公賬了,娘這裏也不富裕。”老夫人一臉的難色。
聞言,謝昌有些不高興,問:
“那母親能給我多少?”
老夫人垂眸,斟酌道:“一百兩吧。”
“一百兩?那怎麽能夠!母親,衍哥兒可是您的親孫子,又是第一次出遠門,你忍心讓他缺吃少穿嗎?”謝昌脫口而出。
旁邊的劉惠蘭一聲不吭,看來官人心裏還是疼愛衍哥兒的,多要些錢才好。
老夫人心中苦澀,但是見兒子已經不高興了,也不好再多言,怕更惹他惱火,
順澤姑姑卻忍不住了,囁嚅道:“大爺,老夫人現在連藥錢都快舍不得花了,一百兩已經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
謝昌的臉色不好看,甩手道:“一百五十兩,不能再少了。”
老夫人隻得點頭,她還怕謝昌生氣,軟聲軟氣道:
“行,一百五十兩。若有不夠的,你先用自己的錢墊上,等以後手上寬綽了,娘再補給你。”
謝昌心裏長舒一口氣,語氣好了許多,
“多謝母親,那兒子先去賬上支錢,還得幫衍哥兒收拾行裝,兒子先行告退,母親留意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