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朱瞻基知道,光靠外交手段還不夠。
“王愛卿,”
他對王守仁說,“是時候在北方建立我們的商站了。”
“建在哪裏?”
“第一個,建在阿斯特拉罕。”朱瞻基指著地圖,“那裏是連接伏爾加河和裏海的要道。”
“第二個,建在基輔。那是毛子國的重鎮,控製著第聶伯河的航運。”
“第三個……”他的手指繼續移動,“建在喀山。那裏是金帳汗國的重要城市。”
很快,這些商站就開始建設。
大明的商人帶著貨物,源源不斷地運到北方。
但新的問題又來了。
“陛下,”
鄭和有些擔憂地說,“北方的運輸成本太高了。陸路運輸又慢又貴……”
朱瞻基早有準備:“這樣,在裏海和黑海都設立船隊。用水路運輸。”
“這……”
鄭和遲疑,“那些地方的航道我們不熟啊。”
“沒關係!”
朱瞻基說,“雇傭當地的水手。讓他們來開船,我們負責管理。”
這個辦法果然不錯。
正當北方貿易蒸蒸日上時,突然傳來一個意外消息。
“陛下!”
廣聞司的人急報,“發現陶國人在暗中活動!”
“他們想幹什麽?”
“好像是想聯合蘭國,阻止我們的商隊……”
朱瞻基冷笑:“嗬嗬,這些歐洲人,還真是不死心啊!”
立即召來鄭和:“你去給毛子國人捎個話……”
“什麽話?”
“就說陶國和蘭國想聯手吞並他們的土地……”
這招果然管用。
毛子國立即加強了與大明的合作,還主動為商隊提供保護。
同時,朱瞻基也沒閑著。
他命令商站降低對毛子國商品的收購價格,用經濟手段逼迫陶國和蘭國就範。
很快,陶國和蘭國就坐不住了。
“我們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