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有一處河灘,地處索湖下遊,既無雙峽之勢,也沒有這一頭那一方的小山丘,是個地勢平坦視野開闊的大平灘。
除了近河道的兩邊是些鵝卵卵石,其餘都鋪就了絨絨的草地,冬日常有人在河邊架火烤魚,夏日嘛,來的多是些愛戲水的孩童。
還有愛放風箏的蕭淞。
“飛起來了飛起來了!二小姐再快些!”
攏夏在後麵攆,蕭淞一手握柄一手牽繩,悶頭就往前衝,一雙短腿邁得雄勁有力,她自己畫麵的風箏很快就往在高空悠悠**了起來。
這裏地勢大人又少,夏日時節陽光總把草地曬得暖洋洋的,伴著微微的河腥氣撲麵而來,涼爽極了。
攏夏也不急著去追,比起大小姐喜靜的性格,二小姐不玩到力竭是牽不回家的。
她眯眼遮頭,望了望在不遠處朗笑的二小姐,舒服地席地而坐,躺在草地上吸收日月精華去了。
蕭淞兀自牽著線倒退,風箏飛得越高,她拽得就越放鬆,“京中要是有放風箏大賽,我肯定能一舉奪魁!”
天朗氣清,她自個兒與自個兒玩慣了,倒也玩出不少花樣。
一會兒是“輕功上飄”,一會是跳著讓風箏有節奏地上下起伏,取名“魚躍長空”,蕭泉曾聽過她胡謅兩次,還讚她在玩樂方麵是極有創新的。
不遠處有一個三層高的木樓,底下掛著一麵朽得快壽終正寢的木匾,上書“聽風樓”三字。
蕭淞不是第一回溜達到此處了,心想許是哪個附庸風雅的前人建在此處聞風望月的吧。
她還想偷偷溜進去看,但那門實在堵得嚴實,她一人推不開,攏夏是決計不會幫她的,怕裏麵有什麽不好的東西。
不過,今日這樓卻不太一樣,她目力極好,能看見頂端站了個少年。
那少年沐在光中,目光遠眺,卻周身發寒,絲毫沒有注意到有人在悄悄觀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