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安女子圖鑒

第116章 收之桑榆

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謀深遠。

陳家民心疼女兒,舍不得她在舉目無親的地方漂泊,有事身邊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隻能自己扛。他叫女兒回來做磚雕,一方麵是出於能將磚雕文化傳承下來,那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不能在他這裏失傳了;另一方麵他也有自己的私心,他年齡愈大,內心就越孤獨,想兒女陪在身旁。顯然現在兒子是培養給國家了,他現在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女兒。

但我們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就是委婉,就是不願意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然後就產生了一係列的誤會。

如果陳家民對陳述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說自己想女兒陪在身邊,陳述就是無法陪在他身邊,也會感動得哭上兩鼻子。但他偏偏要讓陳述來繼承自己的事業,這就像要將自己的想法強行灌輸給一個人,隻會引發對方的逆反心理。

疫情結束或是不結束,欠債就在那裏隻多不少。

最近陳述的嘴上總是生著口瘡,那是被生活挫磨過的痕跡。

這才過了幾天耳根子清閑的日子,那些催債的電話就此起彼伏。打不通劉攀的,就給陳述打。

劉攀想跟對方談分期還款,對方連商量的餘地都不給。

就是沒有疫情的影響,短時間內都籌不到百來萬,何況現在連門都出不了。

這時,劉攀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是他原來的一個供應商打來的,兩個人除了供貨關係外,私下也處得來,還一起吃過幾次飯,也算是知根知底。

這個供應商姓沈,他的名字可以讓人一下子就記住,他名叫“百萬”,真的比“三金鑫”還具象。

關鍵這沈百萬還真是名如其人,家裏底子厚,老丈人給買房,配車,還給了一百萬。

陳述打趣:“還真是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啊!從小到大,還真喊成了百萬啊!我覺得咱們也應該改個名,你也改劉百萬算了,我改陳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