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楊溥可以說是憋屈至極。
對於朱允熥吩咐下來的任務,他還是極為上心的,回去之後連夜寫了一份跟朝鮮使團商議絲綢等相關事宜的折子。
寫完之後在通讀幾遍,沒有察覺出有什麽過錯之後,就拿著折子來到了東宮太子府這邊。
想著試試水,看看對方有什麽反應。
誰承想,換來的卻是太子的大為不滿,對方覺得就算是雙方進行些許的合作,也隻不過是蠅頭小利罷了。
就算是那朝鮮國上上下下都穿上了大明的絲綢,其市場也是極小的。
何況絲綢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有錢人的專屬。
楊溥沒有想到的是對方的反應,居然如此之大。
要知道一直以來對方都是一副溫溫如玉的形象示人的。
罕見有像如今這般一臉嚴肅的模樣。
而這時在一旁的楊榮也開始出言冷嘲熱諷起來。
“楊大人如此看重這件事情,洋洋灑灑的寫了上千字,怕不是跟絲綢商家早就有了合作,想要從中分一杯羹吧?”
“我大明幅員如此遼闊,怎麽能夠去這種賤業?讓朝鮮國這樣的番邦小國知道了,估計會在背地裏嘲笑我們!”
聞言楊溥張了張嘴想要為自己辯解些什麽,但話到了嘴邊,隻能是無奈的咽了回去。
見到對方這番模樣,楊榮繼續輸出:“雖說一直以來咱們都有貿易往來,但一般都是平價進行的,甚至是虧錢去做,如此一來才能夠彰顯我天朝上國的威名。”
見對方繼續一副咄咄逼人的樣子,楊溥始終沒有說話。
要是在以前年輕的時候,他多少也得回懟幾懟幾句。
其實人就是這樣,在剛剛步入社會之時,渾身都是刺,有著一往無前的闖勁。
但是伴隨著受到的社會毒打越來越多,就會變得像是一塊兒從山頂滾落的石頭,伴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地被磨平了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