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安崇禎皇帝的心,遼東軍雖然沒有多少斬獲,但陳嗣業有啊!
遼東軍用一百萬兩,就換來了四萬多顆人頭。
一半是八旗兵,一半是漢軍旗的。
多爾袞是帶著人逃跑的,屍體根本就沒有拿回去,所以全部都歸了陳嗣業。
陳嗣業以前賣過人頭給遼東軍,還賣了兩次,就不能賣第三次嗎?
遼東軍拿著那些人頭跟崇禎皇帝交差,崇禎皇帝也可以用這些人頭,向百姓交差。
一百萬兩是不多,但總比沒有好,尤其現在陳嗣業的國庫,已經能夠餓死老鼠了。
打仗這種事情真的太費錢了,如果沒有搶劫,太得不償失了。
遼東軍在廣寧城集結了大軍,東平西湊,有八萬。
麵對遼東軍一副要收複遼東失地的樣子,清軍這邊也陷入了無奈。
底下的漢民紛紛投降,他們都想回到大明的懷抱。
主要還是因為大清隻把他們當成了奴隸,誰讓大清現在輸的這麽慘?
要是換作以前,他們肯定不敢。
會議室。
大清一眾高層正在開會,能參加會議的,肯定是很有身份的了。
“現在大汗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我們不可能指望他好起來,得選出一個新的領袖。”
會議的發起者就是多爾袞,所以他首先得明了這個話題。
其實大家的心裏跟明鏡似的,都知道這個會議要幹嘛,而且也知道多爾袞的說法是正確的,這時候重新選出首領來說,對大家都有好處。
隻不過要選誰,實在太為難了。
目前來說,隻有代善和多爾袞最有實力。
但代善年紀大了,而且殺伐不夠果斷,有種老好人的感覺。
多爾袞很合適,但是大家不服氣呀,因為父死子繼嘛,再加上多爾袞那麽強勢,大家可能都要受製於他。
其實大家都想當權,於是,本來以為自己十拿九穩的多爾袞,卻沒有人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