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考嗎?”
趙林有些心動。
之前他們也討論過這事,趙林同時參加科考和武考,試圖同時追求文武狀元。
不過趙林想了想,又搖頭道:“不了。”
“為什麽?你不是想去嗎?一旦同時中文武雙狀元,畢竟是震驚我朝的大事,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王子曜驚訝道。
趙林道:“人應當給自己留個手段。一旦被人知道所有手段,就離死不遠了。”
王子曜若有所思。
蘇迪鼓掌道:“趙兄說得對。以趙兄的實力,有很大把握能中武狀元,但是大啟朝文貴武賤,以文抑武,中了武狀元非但不能為趙兄帶來什麽好處,反而被那群文人看不起,不如不考。”
王子曜怒道:“武人怎麽了?沒有我們武人,他們能吃喝玩樂,早就被北狄抓走當牛馬了。”
蘇迪道:“不是說武人怎麽了,而是那些朝廷重臣都看不起武人,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你不接受也不行。”
王子曜氣得要死。
大啟朝的開國皇帝本身就是前朝大將,趁著前朝衰弱的時候自立為皇,所以在建立啟朝的時候就對武將非常忌憚,打壓限製武將,重文輕武,以文抑武,搞得朝中文強武弱,所有大權都被文官掌握,武將哪怕立下再大功勞都沒用。
鎮北侯趙景州要不是有救駕之功,也不可能封侯。
而就算如此,也是經過多方拉扯,最後惹得皇帝大怒,文官們這才通過了封侯的審議。
這一點,別說那些文官,就是公正如傅承望,都不例外。
這涉及他們的根本利益,自然不會放鬆。
如果趙林去考了武舉,不管中不中武狀元,都會被歸為武將一方,哪怕他同時中了文狀元,也會引得文官們不喜,會給他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趙林笑道:“我倒是沒想那麽多,隻是覺得人還是得有點隱藏的手段。要是讓敵人知道我的底細,再對我動手就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