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一個多小時長途客車,又走了十幾裏山路,羅序謝金玲來到彭家莊。
彭家莊,一百多戶人家,在一個小山溝裏。
田野裏,農民已經開始秋收。
山坡上,栗子核桃紅棗已經成熟,枝頭果實累累。
彭成貴家在村子西半部,兩間土房,右麵一個耳房,土坯院牆,一扇木頭大門,門前是條東西向的路,路南是個池塘,院子左麵有一棵側柏,左麵鄰居三間土房,右麵鄰居兩間土房兩間下屋。
其實,一個偵察班長,要不了這麽多線索,就能輕鬆找到。
羅序也沒打聽路,直接就找到了彭成貴家。
大門半開著,已經變形。
院子裏趴著一條瘦骨嶙嶙的黃狗,正在閉目養神。
說不禮貌一些,有點兒像彭成貴獲救時那樣的皮包骨。
二人走到大門口,驚動了黃狗。
也不知道是上了年紀,還是餓的,黃狗懶得站起來,就是慢慢睜開眼睛,有氣無力地抬頭“汪汪”兩聲,就又閉上眼睛。
一個人在屋裏向窗外看了一眼就不見了。
“狗!”謝金玲怕狗,抓住羅序袖頭。
“怕他幹啥!”羅序說,“你看那樣子,他都沒力氣咬你了。”
謝金玲說:
“那我也害怕。”
這時,門開了,一個滿臉皺紋的老者拄著拐棍走出來,用拐棍指著黃狗吆喝一聲:
“大黃,別咬啊!”
然後,老者問道:
“同誌,你們找誰?”
羅序看老者能有八十多歲,心想,這應該就是彭成貴的爺爺了。
按說,他應該叫太爺呢。
他說:“老人家,我們路過這裏,想找口水喝。”
“進來吧。”
老者很熱情。
進到外屋地,老者指著鍋蓋,“水舀子在這兒,缸裏有水,你們自己舀著喝。看你們嫌我埋汰。”
“謝謝!”
羅序也渴了,拿起水舀子先舀了半下水,遞給謝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