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小蘇這就是我們農資所的實驗室了,裏麵的東西你都可以隨便看,你還有什麽要問的你就說。”
“張教授這個實驗室就你自己?”
蘇禾看了一圈發現這間實驗室裏沒有人,好奇地問道。
“沒有,這裏還有我的三個學生,他們都去試驗田記錄數據去了,今天都不會回來,你放心地在這待著。”
蘇禾裝模作樣地在屋裏轉了一圈,暗暗問紅繩裏的段晨。
“段叔你覺得怎麽樣?”
段晨:“不錯,比咱們的設備差了一點,但是在邊疆這樣的地方已經算是好的了。”
蘇禾:“你也不想想,咱們的設備都是從京都運來的,算是最先進的設備了,這個和田縣的農資所,怎麽和京都比。”
段晨:“我也是實話實說。”
蘇禾點頭,對這件實驗室表示了高度的讚揚,張建民也很高興。
“張教授我不能在這裏待時間太久,要是事情解決了,我最晚後天就要回去了,所有我打算帶一些你們現在培育的種子,不光有大豆,其他都可以。
而且我現在還在著手培育抗旱的蔬菜,希望能讓我們邊疆的百姓吃上自己種的蔬菜。”
“真的,你說的是真的小蘇同誌!”
張建民一聽蘇禾的話頓時激動了起來。
要知道邊疆的條件艱苦,不光是風沙多,尤其是吃的上麵,糧食不用說,雖然不能餓著,但是吃得並不好,但是總歸有國家的救濟糧。
可是吃菜這方麵就不用想了,基本上沒有什麽新鮮蔬菜,張建民沒想到蘇禾小小年紀思想覺悟這麽高,一個勁地誇讚蘇禾。
要不是蘇禾剛才已經和自己提了她是大田村的知青,他都想讓蘇禾留在農資所了。
張建民已經快四十歲,天天風吹日曬,看麵相比實際年齡大不少,正用慈愛的眼神看著蘇禾。
這時有人來找張建民,張建民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