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春節檔首日映,
指的是從大年三十晚八點到淩晨三點。
而首日映的成績也就是統計這個時間段的上座率以及票房。
後者是屬於公司機密,不談。
不過前者是屬於公開數據,花錢就能買到。
而今天的早晨,
當煙火氣息還未散盡、瘋狂一夜的錦港市民還沉眠於夢鄉的時候,
關於春節檔所有電影的首日映數據,就擺放在了大大小小各個影視公司的辦公桌上。
熬夜加班的牛馬任勞任怨,不僅統計出了首日映數據的排名,還把首日映和一輪放映的數據做了對比。
當各個公司負責人拿起數據表查看之時,
有的因為成績尚佳大喜過望,有的因為成績符合預期而鬆了一口氣,還有的因為成績撲街一臉吃屎的模樣……
情態各不相同。
不過有一點相仿!
那就是,當他們看見名單前列的一個片名之時,臉上那強烈的震驚。
【首日映】
排名第四:《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平均上座率68%
“???”
所有人的腦門上都浮現了一連串問號。
這怎麽可能!
第一輪放映,這部片子不是還排名末流的嗎?
怎麽短短三、四輪放映過去——首日映到淩晨三點結束,加上第一輪放映,就隻有四、五輪放映。
這部片子就漲起來了?!
而且還是直接從末流漲到了前五!
甚至把三大公司的大製作都給壓到了下麵。
一眾小公司雖然震驚,但更不乏幸災樂禍——反正他們的片子已經是墊底了,被打擊到的又不是他們。
“看來炒作還是有效果的嘛!”
於是他們就在心裏盤算起來了:下一部暑假檔電影,我們要不要……
——事實上,每有新電影出來就必有一波炒作,就是起源於此。
炒作從明星的個人行為,從此開始成為電影宣發的一種商業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