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會正式開始,雖美名其曰就是和睦交流,但,大乾文人與南宮翎帶來的那些文人還是不免暗暗較勁,都想力爭上遊。
徐鳳元就暗暗的看著兩國文人交鋒,並未發表自己的意見。
南宮翎也想趁機了解一下大乾的文學底蘊。
然,對決再三後,竟是南宮翎這邊的人占據了上風。
這讓大乾文人個個垂頭喪氣,極為不甘。
大乾一直自詡禮儀文化之邦,若是在文會上比不過南疆這樣的蠻夷,怕會遭世人嘲笑。
於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汪經綸身上,“汪大人,我等是都比不過南疆這位公子的文采,但您曾是京城第一才子,不若由您作詩一首,為我大乾找回顏麵?”
“是啊,汪大人,無論如何,我大乾都不能在文學交流上輸給南疆!”
這正是汪經綸想看到的畫麵,隻是,比起在文會上出風頭,他今日,更想將這個展現自我的機會留給徐鳳元。
誰不知道這南疆太子最為愛才,注重文學發展,若徐鳳元當真在對方麵前表露出傾世之才,對方便一定會想方設法的除掉徐鳳元,防止其未來一飛衝天,對南疆構成威脅。
於是,他故作為難的搖頭,“不妥,不妥,本官如今是陛下親封的接待使,是為了促進兩國和睦而立,若現在下場,豈非有以大欺小、欺負南疆之嫌?”
“可汪大人不出手,南疆豈非贏了?”
“是啊,我大乾怎麽能輸給南疆呢?”
在眾人議論紛紛間,汪經綸將目光落在了徐鳳元身上,“徐世子,不若由你作詩一首,與南疆眾才子友好交流?”
“諸位對此,意下如何啊?”
他一邊問,一邊詢問起了南疆眾文人的意見。
由徐鳳元作詩?
聽聞此言,南疆眾才子紛紛蹙眉。
他們早就聽說,這徐鳳元紈絝惡劣,文不成武不就,對方別說是作詩了,怕是大字都不識幾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