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景柏蘊,本就蒼白的臉,更是難看了三分。
像是沒有察覺到景柏蘊探究,並帶著一絲狠厲的眼神,景舒珩跪在地上,傲骨錚錚:“兒臣雖為景國人,但自小讀聖賢書,便不能站在私利的角度,一味指責南燕朝廷大舉進犯!”
“此戰,因餘慎的心狠手辣、殘暴不仁,不配為將而起!兒臣認為,若想平息南疆戰事,需處置餘慎!給南燕的百姓一個交代!”
這話一出,百官議論紛紛。
當初因景舒珩‘死在南疆’,太子態度強硬的想要南征,卻因北疆的形勢變化而暫緩。
後又因南燕率先進犯,這才發生戰爭。
開戰伊始,景國確實不曾調查清楚,南燕突然發難的原因。
誰曾想景舒珩不僅未死,還是被燕太子所救。即便後來兩國開戰,也不曾用景舒珩作為人質,要挾景國。
尤其更讓景國百官羞於開口的,是餘慎屠殺數千百姓之事!
盡管這一事還未曾佐證,但從珩王口中說出來的,想來應當是真的!
若真是這個原因,那珩王所說的,南燕進犯,確實是被逼無奈!
百官都能想到,金鑾之上的皇帝同樣知曉。
但眾目睽睽之下,他不能承認是己方的過錯,於是威嚴頷首:“若你所言不假的話,那南燕開戰確實情有可原!可我朝威嚴不容挑釁,南燕連給我朝,問責餘慎的機會都沒給,便直接開戰,這是絲毫未曾將我景朝放在眼裏!”
這話一出,朝臣神色各異,而無人注意的地方,景柏蘊微不可察的鬆了一口氣。
然而,景舒珩卻沒理會眾人的反應,重重叩首,語氣鏗鏘:“父皇,兒臣認為,我朝天威確實不容挑釁,但凡事都講究事出有因,若讓天下人知曉我朝如此蠻橫無理,不是更對我朝威嚴有損?”
“故,兒臣以為,可以用結果來向南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