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道理其他兵書倒也提起過,但能向孫堅這樣用簡單的幾句話概況用兵心德的,世間寥寥無幾。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莊先生和李乾承心裏念叨著孫堅這幾句話,心裏和眼裏頓時都亮了起來。
能說出這樣的話,想必此人肯定對兵法理解至深,深懷韜略,要不然絕不可能這樣精辟……
“有趣。”
乾武皇帝暗道一聲有趣,示意孫堅繼續說下去。
孫堅也毫不客氣,就跟抄蘇軾的《水調歌頭》一樣,朗朗上口。
“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用兵,倘若要真到了出兵之時,那就成了上兵伐謀攻心為上。”
“兵者,詭道也。”
“用兵之道在與千變萬化,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所謂水無常勢,兵無常形,就是這個道理。”
“隻有掌握了敵人的謀略,才能進行擊敗其的戰術,故此謀略攻心是製勝的關鍵,諸位,此言對否?”
孫堅雖還未講自己的進攻方略,但幾番言語下來,已然讓眾人對他的感官和認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有些言論雖和他們所看兵書有雷同相似之處,但孫堅卻能一語直中要害,豈能讓人不刮目相看?
看到眾人變了神色,行將就木般對著自己點頭認可。
孫堅莞爾一笑,繼續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諸位請看!”
孫堅指了指沙盤上第三處交戰的地方,此刻除了乾武皇帝外,所有人都向前走了幾步湊了過來,順著孫堅手指的方向望去。
“這是第三處交戰之地,大周的大股部隊埋伏隱匿與枯木草林裏,正欲對我方支援的軍隊發起偷襲。”
“表麵上看上去,我方軍隊屬勞師遠征,敵方以逸待勞,可這僅僅隻是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