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上手接過,這兩錠銀子足足四十兩,各個都是二十兩一錠的足銀,分量不輕。
“這是為何?”孫堅眉頭一皺,沒理解汪縣令的意思。
王友仁在一旁提醒道:“先生這是一直以來的規矩,待會您分別送給翰林院欽差劉大人和司禮監副總管張公公。”
“這特麽…哪門子的規矩…我都沒去朝堂呢,就這麽明目張膽的貪……”
還不等孫堅抱怨完,此刻翰林院傳旨的欽差劉大人與司禮監副總管張公公已經大踏步走上前來了。
“老奴在這裏恭喜孫侍讀了。”
“哈哈,恭喜孫侍讀啊。”
“孫侍讀年紀輕輕便得陛下器重,前途無量呐。”
兩個人抱拳寒暄,表麵上看上去客客氣氣,實則等待著孫堅的銀子。
汪縣令為官多年,雖官職不大,但清楚這裏麵的門路,趕忙轉頭對孫堅道:“孫侍讀,下官給您引薦一下,這位是張公公,是京都皇城司禮監的副總管。”
“司禮監呢是我大乾十二監之一,負責掌印、秉筆、隨堂、刑名和內廷禮儀。”
“這位是劉大人,是翰林院學士兼編修,也是這次起草詔書和傳達聖旨的提名欽差。”
孫堅對著二人齊齊拱手問好,寒暄了幾句日後多多照應,多多提攜的話後,便把剛剛汪縣令提前為他準備的錠銀分別塞到了張公公和劉大人的手中。
二人假意推辭一番,客套了幾句,最後還都雙雙收入懷中。
“孫侍讀太客氣了,那老奴這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是啊,孫侍讀一看就是大才之人,陛下欽點的眼光真不錯啊,日後朝堂之上,定會為孫侍讀多多照應。”
客套的話誰都會說,孫堅自然也不例外。
就這麽推拉了一會後,孫堅朗聲道:“二位大人可否稍後片刻,容孫某交代一下家中事宜,安頓好後,我們就即刻隨隊起程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