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筒我已經搞下來了,那是最粗的部件;葉輪和齒輪箱是技術坎。可惜,一院那邊,最後說他們不想下場搞‘低端設備’”
王曦權輕輕一笑,“在他們眼裏,搞風機沒麵子,畢竟不是火箭。”
麥麥提沉默了一下,替他把酒杯斟滿。
“王老師,這事情您其實早就看清楚了吧——風電從來都不是靠光鮮起家的,得是願意一米一米趟的人。”
他頓了頓,看著對方眼裏那一點光亮:“您不是沒機會,是沒人敢跟您一起趟這趟渾水。”
王曦權低頭抿了一口酒,沒有否認。
“葉輪我也不是沒想過搞。”他輕聲說,“我們團隊去年試過建一個模壓間,可那壓機一開動,電壓跳閘,變電所都扛不住。”
“後來呢?”
“後來沒人願意再碰了。都說等技術成熟再說。”
麥麥提沒笑,他知道那種“再說”,其實就是放棄。
“不過——”王曦權慢慢抬起頭,看著他,“我最近從外經委接觸了一個荷蘭貸款項目,他們決定捐款40%,名義上是中荷合作能源轉型援助,但你知道的,這種外方信貸,大部分就想著進口設備套一筆走人。”
“您不會是想——”
“嗯……我想拿這筆錢,建一個小型試製車間。”
王曦權目光直了,“選幾型舊風機,把關鍵部件分批國產替換掉,做個完整的鏈條閉環。失敗也不怕,但得有人真踩進去。”
“但我一個人搞不起來。”他說著,語氣低下來些,“審批、流程、測試、現場跟線,我人不夠,眼線不夠。你們一場現在暫時還不慌,你們手上資源有,也懂現場,我是想著——”
麥麥提沒接話,沉思了幾秒,夾了一塊包子蘸了點醬料,像是把這個提議在嘴裏過了一遍。
“王老師,要真建個風機試製線,這不是一年兩年的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