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以其豐沛的水源滋養了廣袤的黃河流域,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
從遠古時代起,先民們便在此繁衍生息,創造了輝煌的農耕文化、青銅文明和禮樂製度。
然而,黃河也是一條充滿矛盾與挑戰的河流。
其泥沙含量極高,河道變遷頻繁,曆史上多次決堤泛濫,給沿岸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洪水肆虐時,家園被毀,農田淹沒,無數生命財產化為烏有。
盡管如此,中華民族始終以堅韌的毅力與黃河共存,不斷修築堤壩、疏浚河道,努力馴服這條桀驁不馴的大河。
黃河的滋養與考驗,共同塑造了中華文明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品格。
但可笑的是,作為曆史上最鼎盛的漢武帝統治時期,麵臨黃河的第一次改道,竟然發生如此可悲的天災人禍。
劉據心思翻湧,目光如炬,在殿中一眾大臣的臉上一一掃過,那眼神仿佛能將人灼燒。
他緩緩起身,原本溫文爾雅的麵容此刻布滿了寒霜,周身散發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你們一個個身居高位,食著大漢的俸祿,如今卻說出這般令天下百姓寒心的話來!”
大殿內瞬間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怒喝震懾住了。
“黃河決堤,百姓流離失所,你們卻在這裏說什麽天意?什麽勞民傷財?朕看你們是躺平太久,忘了自己的職責!”
劉據站起身,目光如刀,掃過每一個大臣的臉道:
“朕告訴你們,黃河決堤不是天意,而是人禍!是朕的疏忽,也是你們的失職!”
他走到那位身著華麗朝服、最先站出來反對治理黃河的大臣麵前,劉據猛地停下,直直地盯著他的眼睛,質問道:
“田致,你說黃河決堤是上天的懲罰,非人力所能堵塞。哼!這不過是當初你曾祖父田蚡為自己的怯懦和自私找的借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