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傅茗蕊放下手機,繼續裝裱自己的畫。
她每一次心情起伏大的時候,便會在畫室埋頭創作。
隻有在畫筆之間她才能尋找到內心的平靜。
以往她完成的畫作,從來都隻堆放在畫室。漸漸畫作越來越多,畫室便堆不下了。
這些畫擠滿房間的四個角,就像是滿地無處堆放的快遞盒子,頗有些心酸。
直到近兩日,傅茗蕊忽然想到:這個家是自己的家。可這六年來,她為何從來隻把畫作積壓在這小小的、十餘平方的畫室裏?
她為什麽從沒想過要讓它們走出畫室,擺放到家裏的其他位置?
難道在她的心目中一直都有一種不配感,認為自己的物品不值得被放在家裏的公共空間麽。
意識到這點,她才發覺過去的幾年,其實是她自己在壓縮自己的空間,
終於,傅茗蕊選了兩幅畫作,打算將它們拿出來,裝裱在客廳的牆壁上。
她拿著電動螺絲刀在牆壁上鑽孔,儼然像個裝修女工,灰頭土臉,但卻充滿快樂。
忙完之後,她從折疊梯子上爬下來,將電動螺絲刀隨手擱在壁爐的頂端。
就在這時,她——
仿佛聽到空氣中有一聲極其細微的響動。
傅茗蕊突然定住。
是響動嗎?
好像是。
一種很清脆的、抽屜要被拉出來卻被卡在原地的聲音。
傅茗蕊的目光落向了壁爐。
這是一個假壁爐,並沒有真的煙囪,也不能真的生火。主要是為了美觀和裝飾效果而設計的。
裏麵那逼真的火焰效果其實是LED燈光模擬出來的。
傅茗蕊能確定自己剛才聽到的那清脆聲響,就是從壁爐裏麵傳出來的。
她將電動螺絲刀拿了起來,然後仔細端詳這個壁爐。
剛才做了什麽,引起了那個響動?
好像是她將電動螺絲刀放在頂部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