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明確的目的地,倪女士卻沒有催著上路。
小房車在烏魯木齊多留了四天,見證了駱駝客書店與海克麥提古麗讀書會的首度合作。
複古照、金句牆什麽的還來不及,隻是簡簡單單移了一批書進茶室。泛黃的兵團老報紙鑲入鏡框就是最好的裝飾。
鐵姑娘倪愛蓮挑水的那張報紙也在其中。
這張報紙在馬建國的收藏裏隻有一份。倪女士堅持付了錢,卻隻帶走複印件:“我要找的已經找到,報紙留下來更有價值。”
於是馬建國親手把這張打濕過的報紙修複平整,掛著茶室的牆上。旁邊有一段李雪寫的介紹,短短六七行文字,說盡了七旬老人尋找過去的艱辛與自豪。
那個周末,倪女士就坐在這裏,以榮譽導讀員的身份講述了她的過去。盡管支離破碎,也讓全場近百人聽得津津有味,還拍紅了巴掌。
薑南模仿六十年前的複古風格,為這場讀書活動拍了一組照片。艾山指著她嚷嚷:“狡詐的中原人,你的照片會搶走裝飾牆的C位!”等照片在網上發布後,又呼朋喚友,傾情轉發。
其中一張肖像照,薑南單獨打印好交給了馬建國。
拍這張照片時,馬老板正挽著袖子,抱一撂書走出“駱駝客”。門外湧入的陽光把他和銅鈴的影子投向身後。薑南站在幽暗的室內,拍下了這道拖曳老長的影子,還有他大步離開的背影。
她給這張照片取的名字是“告別”。
馬建國一邊抱怨連個正臉都沒有,一邊把照片按在胸口:“告別啥啊?你們回去不得打烏魯木齊經過?丫頭子欠我一頓大盤雞,我還記著。”
他整理出幾本軍墾的老畫報交給倪女士:“路上隨便翻翻,沒準又想起啥。放心,用老文的機器消過毒了。”
她們還收到了更多阿達西的禮物,來自李雪和讀書會成員,以及幹果批發市場的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