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尋找古麗

第136章 記憶錯亂和新思路

在飯館門口告別時,倪女士的姿態保持得很好,臉上看不出哀愁。

一進入小房車,整個人就垮掉了。一路都靠在徐英華身上,喃喃低語:“她不是我的古麗……我的古麗又在哪裏?”

徐英華沒有回答。後來才私下同薑南說,像古麗那樣被收養算是運氣很好,還有一些孩子的生死都無聲無息。那時候連隊外麵就是荒漠,偷偷生下來埋了誰也不知道。有時開荒會挖出細小的骸骨,也有人撞見過駱駝刺裏殘留的血跡。

“我覺得倪女士不會把古麗丟掉。”薑南搖頭,“就算拋棄孩子也是不得已,一定會給古麗找一條生路。否則為什麽還要來找?”

徐英華歎氣:“可現在怎麽找?按她記得的那些,就該是這個古麗,偏偏又不是。”

“有可能是記憶錯亂。”薑南說。

在壓力最大的青春期,她也有過短暫的錯亂。把老師昨天布置的任務,當成已經完成的。去世數年的外婆,好像上個假期才能探望過自己。

後來她有錢去看了心理醫生,才知道這是一種輕微的認知功能障礙,焦慮抑鬱和睡眠障礙都可能導致。

倪女士的認知功能本身就有問題,很可能無意識地把在連隊照顧的古麗和自己親生的古麗混淆起來。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大腦根據照顧這個古麗的經曆,以及別的故事,自動編造出一些虛假的內容,讓倪女士以為自己真的有一個叫古麗的親生女兒。

為此,薑南連夜求助了自己的心理醫生。

醫生肯定了她的判斷,並提醒說:記憶錯亂很難分辨,因為當事人會堅信自己的回憶是正確的。這種情況不能跟著記憶走,必須找到可信的實物證據,比如日記、舊照片之類。

給完建議之後,醫生突然說:“本來以為你要谘詢自己的問題。最近還會做那個噩夢嗎?你已經很久沒有來找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