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六十五團可是新疆最早種植薰衣草的地方之一。”
女店主一邊領著薑南看各種香薰製品,一邊向她介紹:“從前國內是沒有薰衣草的。上世紀六十年代,國家從法國引進了薰衣草種子,選了好幾個地方試種,最後發現我們這裏的土壤和氣候和法國的普羅旺斯差不多,最適合種薰衣草。從那以後,薰衣草就成了我們這裏的特色。”
“六十年代?到底是六幾年啊?”倪女士跨進店門,恰好聽見女店主這樣說,難掩激動地問。
“我想想……最早是六四年,還是六五年?”女店主朝倪女士笑笑,“阿姨,你要是有興趣,就先在這裏坐坐,我找本兵團出版的畫冊給你看,比我講得清楚。”
畫冊做工不算精美,介紹卻很詳細。
1964年,國家下達試種任務。
1967年,根據試種結果,確定六十五團的兩個農場作為全國薰衣草種植基地。
1969年,六十五團的薰衣草種植麵積達到10.4畝。
1971年,薰衣草種植麵積達到76畝。
1980年,薰衣草麵積達到2000多畝,精油產量突破1500公斤。
“七十六畝也不少了。”倪女士盯著畫冊上的黑白花田,喃喃低語,“那時候要是曉得有這樣的花田,就算不是我們連隊的,我怎麽也要來看看花才對。怎麽會一點印象沒有?”
薑南隻得安撫她說,記憶是靠不住的,等會兒到了場部服務中心,找到檔案才作數。
女店主聽見了她們的對話,當時沒說什麽,臨出門時遞給薑南一瓶精油和兩個小香包,說是贈品。
薑南不好意思收,她隻花了八塊錢,買了塊精油香皂,哪值得這麽多贈品。
“這個精油是試用的小樣。”女店主微笑道,“每天晚上滴一兩滴在枕頭上,可以舒緩壓力,幫助睡眠。香包掛在汽車裏,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