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尋找古麗

第92章 小病一場,重新上路

這張照片薑南做了兩個版本。

黑白版修舊如舊,尺寸也如原本是三寸小像。另有一版彩色的舊照翻新,打印出六寸照片後,放大了許多細節。比如皸裂的嘴唇,衣服的皺褶,解放鞋幫上沾滿的黃沙,扶著坎土曼的手背上,暗紅色的梅花胎記驕傲地綻放。

這兩版照片最後都被懸掛在展室牆上。劉誌新站在它們中間,頭微微向右抵著牆,就像小學生靠著媽媽,盡管這頭頂已經長出了不止一根白發。

這個場景被薑南收入相機,命名為“母與子”,打印成片後送給了劉誌新。

劉誌新激動地連接發了兩個紅包,她點了拒收。

“我不是專業修圖的。”她說,“隻是喜歡你媽媽的照片才幫忙。”

“那無論如何要讓我請頓飯。這邊有個辣子雞一條街挺有名。”

薑南笑著擺擺手:“不用,我們還有別的事要辦。”

這裏收藏的報紙和榮譽記錄都不多,還得去趟烏魯木齊,看看能不能從檔案館找到線索。比較麻煩的是,倪女士沒有知青證也沒有介紹信,還不知道能不能順利借閱。

“你們是在找兵團的舊報紙嗎?”一旁工作人員突然插話,“我們這裏的東西不全,要不你們上老馬那裏碰碰運氣?我們這裏的報紙,還有那些舊筆記本,都是他捐的。”

據工作人員介紹,老馬大名馬建軍,就是柴窩堡知青的後代,歲數同劉誌新差不多,現在已經搬到烏魯木齊市去了。他開了一家舊書店,這些年到處收兵團時期的資料,幾種兵團內部的報紙收得相當齊全。

“當初我們想收購他全部藏品,但他舍不得。”工作人員叮囑道,“那些廢書舊報都是他的寶貝,你們到時候小心點,那老漢脾氣可不好。”

薑南收下地址,小房車正式與柴窩堡作別。引擎發動時,劉誌新突然跑來扒住車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