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項梁並不情願接受,但在範增的示意下,他還是應了下來。
宦官念完後鬆了一口氣:“項氏一族功績卓著,今封項燕為鎮國大將軍,項梁為項莊公,領地包括長沙、武陵、零陵,但需在一月內撤出三地守軍,交還桂陽。”
項梁的心情複雜,一方麵高興自己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麵又擔心這實際上是在削弱自己的力量。
項伯提議讓宦官休息,並表示酒菜已備好。
項梁的臉色陰晴不定,隨後詢問範增的意見。
範增提出了兩個策略:一是立另一支東淩王族,以正義之名攻入郢城;二是接受詔令,精簡軍隊,按照要求交出桂陽,然後圖謀長遠發展。
項梁不解其意,而範增則解釋說,占據三地看似獲得了穩定,但實際上限製了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
項伯反對說,考慮到吳國的威脅,合理利用現有資源,仍有機會開拓新的領土。
範增提醒說,吳國有上將軍孫武和眾多猛將,兵力遠超己方,與之對抗無異於自尋死路。
在這個世界上,武將如雲,但誰能比得上項羽?他一人在陣,便似有千軍萬馬之力。項伯的這份自信並非毫無根據,即便是能以一敵千的單雄信,在項羽麵前也難以招架。
“你這說辭太過牽強,兩者怎能相提並論……”
“我看你是…”
“行了,這個機會實屬難得,我必須抓住它,告訴他們我同意。”項梁說完就離開了,留下項伯自鳴得意,而範增則顯得無可奈何。
事實上,項梁有自己的盤算。項伯的話觸動了他的心弦,因為項羽隻聽從他的指令,甚至不理會自己的親生父親項燕。
為了項羽,項梁決心要為他建立一番事業,畢竟自己沒有兒子,視項羽如己出,這其中也有著私心的一麵。
隨著新年的臨近,此時出兵郢城是否成功難料,而且項燕還被對方控製著,項梁不願在老父尚在之年做出任何可能危及他的行動,希望能讓老人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