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黃金的消息,另一個更讓人津津樂道的事情,是張桂芳的懷表丟了!
那懷表可是個寶貝疙瘩,銀光閃閃,在陽光下能晃瞎人眼。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懷表就相當於現在的勞斯萊斯,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這消息一出,整個村子都炸開了鍋。
張桂芳自然也聽到了風聲。
她心裏咯噔一下,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這懷表,可不是一般的物件,裏麵藏著她最大的秘密。
夜深人靜,張桂芳貓著腰,偷偷摸摸地溜進了老屋。
她借著微弱的月光,撬開炕洞,從裏麵掏出一個用油布包裹得嚴嚴實實的舊賬本。
她顫抖著手,一層層剝開油布,借著昏暗的光線,翻看著賬本上的記錄。
“三十箱金錠……陳三……”
她嘴裏喃喃自語,臉色煞白。
這賬本,記錄著當年礦難的真相,記錄著她和陳三的勾當。
就在這時,門“吱呀”一聲開了。
張桂芳嚇得魂飛魄散,猛地抬頭,隻見李誌明站在門口,手裏提著一盞煤油燈,昏黃的燈光照亮了他嚴肅的臉龐。
“你在幹什麽?”
張桂芳驚慌失措,想要藏起賬本,卻已經來不及了。
李誌明幾步上前,一把奪過賬本,“這是什麽?”
他翻開賬本,一頁頁仔細地查看,臉色越來越陰沉。
張桂芳癱坐在地上,渾身顫抖。
一切都完了。
李誌明看完賬本,抬起頭,目光如炬地盯著張桂芳,“三十箱金錠……陳三……你還有什麽要說的?”
張桂芳嘴唇顫抖,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六十年代,人們對“投機倒把”、“貪汙腐敗”這類字眼談之色變。
這可不是簡單的批評教育就能解決的問題,輕則遊街批鬥,重則牢底坐穿。
她眼見事情敗露,歇斯底裏地尖叫起來,“小雜種,是你!是你要陷害我!你和你那死鬼爹一樣,不得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