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景夏微微皺起了眉頭。
大屏幕上開始播放評委的點評視頻。
幾位評委輪番發言,語氣都頗為客氣。
但話裏話外的意思,卻都對這個設計的失望。
“這個設計,怎麽說呢,中規中矩吧。”
“從技術層麵來說,沒有什麽明顯的錯誤。結構合理,功能分區也比較清晰。”
“但是,作為一棟地標性的寫字樓,這個設計缺乏亮點,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整體風格過於保守,缺乏創新。”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平庸。”
“這樣的設計,放在十年前或許還算不錯,但在今天,已經沒有什麽競爭力了。”
接著,一位德高望重的評委歎了口氣,意味深長地說:“這位設計師如果能找到有靈氣的合作夥伴,或許能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畢竟,設計是需要靈感的。一個好的靈感,勝過無數的技巧。”
這些評委雖然沒有明說,但話裏話外都在暗示,顧嶼舟的設計缺乏靈魂,需要更有才華的人來“拯救”。
大廳裏,響起了竊竊私語聲。
顧嶼舟在設計圈也算是小有名氣,他的作品風格,很多人都熟悉。
大家看到17號作品的時候,就已經猜到了這是顧嶼舟的手筆。
“這不是顧嶼舟的設計嗎?怎麽水平下降得這麽厲害?”
“早就聽說他江郎才盡了,看來是真的。”
“他以前那些獲獎作品,不會是找人代筆的吧?”
“誰知道呢,反正這次的設計,確實不怎麽樣。”
“哈哈哈,還不如昨天那個小姑娘的設計呢。”
議論聲越來越大,有人已經忍不住笑出了聲。
“現在展示的是18號作品。”主持人的聲音再次響起,將眾人的注意力從顧嶼舟的“慘劇”中拉了回來。
大屏幕上,畫麵一轉,出現了一棟滿是東方韻味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