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皇城是安穩了,起碼從防務上來看,完全被控製在離風的手裏。
但就是權勢滔天的輔國大臣蘇嵩嵐,還不能讓離風完全放鬆下來。
雖然這次斬掉了蘇嵩嵐的左臂右膀,但他深厚的根基,實質上還是沒有動搖多少。
表麵上看,內閣是被瓦解成渣,但背後的各種勢力還沒有完全鏟除。
天下兵馬,還不在離風手中。
地方大員,更是他人門徒。
要是這些人對當朝太子陰奉陽違,那麽,完全可以把京畿地界上的皇城,變成一座四處無援的孤城。
這些人,除了不斷地向朝廷施壓、要錢、要糧要物外,對朝廷下達地方的政令,卻是悍然不顧。
這一點,離風太清楚了。
殺一個蘇嵩嵐,太簡單不過的了,但要讓地方大員和各防線上的戎邊將士聽他這個監國太子的指令,恐怕還沒那麽容易。
再是手握國政大權,但監國太子畢竟不是皇帝,隻是代行政令而已。
掌握帝國執行力的那部分人裏麵,不少人是蘇嵩嵐利益集團的成員。
這也是離風沒有動蘇嵩嵐的主要原因。
……
經過一整天的排查和清理,皇城終於解禁了。
隻是內外城的普通百姓,卻不知道皇宮裏發生過何等慘烈的事件。
但巡城司的防務,已經完全由荊莽帶著的南大營東營區的一萬千羽軍所替代。
巡城司一百二十名大小將領,除了一些祁遠騰的親信被閹割了後,其餘人都被就地免職。
該殺的,絕不能讓他再多喘一口氣。
該閹,也絕不再留那條根。
受了連帶的,就地免職,打發回家抱孩子去吧!
如此一來,朝中形勢多少還是發生了些變化。
那些原本恪守不渝,不甘心和蘇嵩嵐同流合汙的朝臣們,已經很明顯地傾向離風。
保持中立的觀望派,也暗暗有了動搖,但明麵上態度依然還很是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