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平日裏對這些百姓雖然極為關照,但這並不代表他就會沒有原則,沒有底線的一味偏袒他們!
樊家劫案造成的影響有多惡劣,他心裏比誰都要清楚。
這些百姓如今找上門來,看似是要他這個亭長主持公道。
實際上卻是想要逼他趟這趟渾水,讓他不得不介入到此事當中。
要論頭腦,劉邦遠勝眾人。
他又怎麽會被區區民意所裹挾,從而做出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情?
眼見著劉邦不肯出麵調節此事,一名老婦人當即叫嚷道:“劉季,你可是我們這些鄉親看著長大的,從小到大我們誰沒照顧過你,如今村裏出了這樣的事情,你怎麽能袖手旁觀?”
“是啊,你好歹也是個亭長,管著周遭的十裏八鄉,難道你就放任他們淮陰亭的亭長來咱們村裏抓人還不管嗎?你還有沒有良心……”
“我看你就是收了人家的好處,所以才縱容他們來咱們泗水亭抓人頂罪,選你做這個亭長,是我們瞎了眼……”
隨著那個老婦人率先開口抨擊劉邦,緊接著迎接他的便是好一陣口誅筆伐。
饒是劉邦能言善辯,可麵對這些百姓們的非議,卻也是有口難辯,有苦難言。
就在這群百姓不依不饒,非要逼劉邦給出個說法的時候,他們身後突然傳來一聲暴喝:“都圍在這裏做什麽?難道想造反不成!”
這一聲怒斥宛若驚雷,在眾多百姓耳邊炸響。
聽得此言,他們紛紛後撤,下意識的給身後來人讓出了一條道路。
來者不是別人,正是樊噲,雍齒,周勃,蕭何等人。
原來是蕭何聽說了陳彥帶領衙役前來抓人,於是便想請劉邦出麵拿個主意,以免得百姓與之發生衝突,到時反倒落得麵上無光。
幾人糾集一處,一並來到劉家,離的老遠就看到劉家門前人頭攢動,爭吵之聲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