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器,顧名思義,就是軍中所使用的“器械”,攻城器、守城器,多為南關使用,也有一些重城要鎮會調撥一些用於守城。
東、南、西、北四地,一地一個軍器監,軍器監下麵還有三個軍器司,一道一個。
瓊南道的軍器司就在府城,城外,折衝府大營旁。
軍中所用的戰馬、甲胄、刀劍槍矛盾牌以及長短弓,也由軍器監負責供應。
瓊南道靠近南邊關,邊軍對軍器的需求量極大,軍器司又在府城,因此和府衙兩個衙署有著極深的往來。
這倒不是什麽秘密,朝廷允許。
軍器司下麵是有匠作營的,專門負責打造軍器,名義上歸工部管轄,軍器監監督。
各道都有匠作營,忙的忙死,閑的閑死。
靠近邊關的匠作營一天恨不得九九六幹到暴斃為止,距離邊關比較遠的的軍器司和匠作營,整日睡大覺曬太陽。
瓊南道的匠作營就屬於前者,一天十二個時辰,開工至少七個時辰,即便如此也很難滿足南邊關的需求。
在這個前提下,軍器司就會拜托州城或者府城出麵,讓“民間”一些作坊、工坊參與進來。
就比如肅縣的趙家,馬場養的馬匹專門供給一處兵備府與兩處折衝府。
一般人也接不了這個活,比如桐城,都是城中世家在做,有的養馬,有的開山挖礦,還有一部分冶煉金屬,和這些“外包”對接的都是州城或者府城。
瓊南道這邊,軍器司委托府衙進行監督協調,由知府李忠言親自負責。
昨夜隻是李坦、李**兄弟二人被抓了,知府李忠言肯定要避嫌。
大學官厲滄均也好,監察副使陳遠山也罷,二人誰來負責都行,前者品級高一些,後者管轄範圍更廣一些。
二人本就是好友,自然沒什麽爭權之說,取長補短互相配合就是。
本來這事就算是塵埃落定了,等刑部的侍郎過來審一下就好,在此之前二人固定證據,暫時統管城中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