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寶麗出來,李安語氣裏都是擔憂,“合同是簽了,但是技術人員你去哪裏找?而且我沒想到,你會直接選了這家,不看後麵幾家了。”
“這種設備在島國那邊肯定是到處都有賣的,咱們的技術人員哪裏差了?讓你小舅子帶著一個咱們的技術人員過去,然後問清楚設備的參數,技術人員自己回來調控不就行了?”沈明枝平靜地說。
這又不是難事。
國營廠子有公派出國機會,技術人員不缺,隻要挑選出能力最好的,送出國,再讓沈修竹在那邊接應,不愁挖不出設備在哪賣的,參數怎麽調。
“你的意思是,讓我小舅子當島國本地人?”李安一臉的震驚。
“這不是當,這是騙島國那邊的人。反正他們也不厚道,讓你小舅子偽裝跟華合作的商人,過去問設備,把參數都騙到手,直接回國,他們又找不到咱們。”沈明枝說。
李安推著自行車,跟在她的身後,半天都沒接話。
他沒想到,居然還能有這樣的操作。
“靠那些外資派技術員,不頂事的,回頭他們不願意投資了,技術人員也走了,賣給咱們的設備就成了廢銅爛鐵。你可別把這些外資想得那麽善良,他們技術發達,產生的產品擠壓咱們本地的商品生存空間,未來會影響我國的發展,還讓我們永遠沒有屬於自己的技術。”沈明枝推著自行車,一邊走,一邊與他說。
“可是廠長也說了,寶麗因為接受島國投資,設備也是島國的,所以產品的銷量口碑極差。選這一家……實在有點不明智啊。”李安語氣裏都是擔憂。
沈明枝也明白,這個時代,大家對島國投資廠子的產品有抵觸情緒很正常。
“這個我來解決。”沈明枝跟他說,“你回去找修竹說,我下午來這邊找孫廠長談出國的技術人員。如果他們廠子沒有,就讓孫廠長去別的廠子先借一個,總之,是我們自己的技術人員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