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得彪和趙博帶回數萬流民,王定山立刻安置下來,打算繼續開荒種地。
發放土地,種子,口糧,免三年賦稅,徭役,重在讓百姓安居樂業,休養生息。
沒多久,潘陽和淩春帶領數萬流民跋山涉水也到達了青州。
王定山打算也全部收留,但潘陽和淩春執意要跟隨太子趙文瑞,所以,他隻好放行。
“大人,這兩人也太……”牛得彪有些生氣,卻被王定山抬手立馬阻止。
“不要計較,人家本來就是投奔太子和蕭將軍的,雖然咱們也是太子手下的人,但這些義軍隻認太子和蕭將軍,這就是人心所向,我們不必強求。”
“他們,以後也是我們並肩作戰的兄弟,大家以後不要太過計較,人各有誌,不必強求。”
“是!大人!”
牛得彪很佩服,才半年不到,王定山便已經心性大為改觀,跟太子的三觀越來越像。
王定山還經常告誡大家,對百姓們好點,沒有百姓們,就沒有他們強大的軍隊。
鎮北城,蕭青婉忙得焦頭爛額,一下子擁來十多萬流民,今夏好不容易豐收的糧食勢必要量入為出。
幸虧夫君種植的土豆,也獲得大豐收,調劑一下勉強夠用。
甜菜也快要收獲,冬天製糖需要人手更多。
加上各種礦石開采冶煉也進入成熟階段。
匈奴人一再提高工價,成本越來越高,阿努達盡管下令不允許他們私自漲價,但他們就是不聽。
蕭青婉找來祝桐,讓他帶領中原來的壯勞力采礦,替下匈奴人。
斯琴和哥哥阿努達商量後,同意讓漢人替下匈奴礦工,為了避免這些人鬧事,阿努達將他們編成軍隊,戍守東北要塞,防止其他各族搶占他們地盤。
中原百姓吃苦耐勞,聽說開礦一天可以掙到一兩銀子,都表示願意參加。
祝桐趁此機會將潘陽和淩春收編,組成護礦隊,保護礦工和礦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