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尷尬地對孫萍笑了笑。
“理論上是這樣。”
“但是我們律師不能保證給您爭取多少。”
“您得有您的心裏價位不是嗎?”
總得有個目標,才能製定策略。
不然就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
孫萍又懶洋洋地看了寧芷韻一眼。
那眼神仿佛在說:你怎麽這麽笨。
“當然是越多越好了。”
寧芷韻點了點頭,不再繼續在這個問題上糾纏。
看來是問不出具體的數字了。
隻能先從側麵了解情況。
“好。”
“那您能詳細說說您和您目前丈夫的婚姻情況嗎?”
了解婚姻背景,才能找到突破口。
比如過錯方,財產狀況等等。
孫萍一聽到這個,像是被按下了某個開關。
剛才那副懶洋洋,愛答不理的樣子瞬間消失了。
她身體微微前傾,臉上帶著激動和憤慨。
“我老公其實就是個倒插門!”
“想當年我嫁給他的時候,他窮得叮當響!”
“連一個像樣點的寶格麗戒指都買不起!”
“全都是靠我們家!是我爸拿出錢來,輔佐他的生意!”
“要不是我們家,他能有今天?”
“可是呢?”
她拔高了聲調,引得鄰桌幾個人側目。
“他現在倒是發達了!人五人六的了!”
“結果呢?開始不著家了!”
“天天晚上不回來!問就是應酬!應酬!”
“鬼知道他跟哪個狐狸精鬼混去了!”
孫萍一口氣說了好久,中間幾乎沒有停頓。
寧芷韻安靜地聽著,偶爾點點頭,表示自己在聽。
心裏卻在快速分析。
孫萍的敘述充滿了主觀情緒,缺乏客觀事實。
倒插門,家裏扶持,發達後變心。
這是很多怨偶的經典劇本。
但光有這些情緒化的控訴,在法庭上是站不住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