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鴻落差點噎住,匆匆下咽,拍拍手騰地起身——
還有正事要幹。
尋至慈幼局,在外頭便聽得陣陣歡聲笑語,走進一瞧,這院落雖無雕梁畫棟,倒有株百年老槐亭亭如蓋,將日影篩作滿地碎金。
忽聞西廂房爆出一串銀鈴笑,原是幾個總角孩童圍坐羅漢榻,正翻著褪色的畫本。
穿藕荷夾襖的女娃指著畫中人嚷道:"這個雷公嘴的,倒像前日來送米麵的張貨郎!"眾人笑得前仰後合,驚得梁間乳燕撲棱棱亂飛。
簷下老嬤嬤守著紅泥小爐熬桂花甜粥,銅勺在青花海碗裏攪出縷縷暖香。
那邊廊柱後躲著對頑童,一個踩在同伴肩上,偷摘晾在竹竿上的果脯。
忽聽“嗤啦”布裂聲,原是那補丁摞補丁的褲襠又綻了線,倒惹得晾衣的啞婆拍手笑出淚花。
庭院中央古井旁,梳雙丫髻的小丫頭正教更小的妹妹跳格子。青磚地畫著歪斜的九宮格,玉色卵石隨著童謠蹦跳:“二四六,麻花辮,七八九,翻跟頭......”
南牆秋千架上**著個穿鬆綠比甲的,笑聲驚起槐花如雪,紛紛落在灶房外晾曬的百家被上——那被麵雖用各色碎布拚成,卻比蘇繡的百子千孫圖更熱鬧三分。
灶間蒸籠騰起白霧,穿褐色短打的廚子敲著銅盆喊:"猴兒們洗手吃粘豆包咯!"
但見廊下頓時湧出十來個孩童,有赤著腳的,有衣襟係反的,笑渦裏盛著的霞光,竟比那金絲楠木匣裏裝的夜明珠還要明燦幾分。
衛鴻落倚在門旁含笑看著他們,卻見那廚子朝她走來,遞出手上那粘豆包,笑吟吟道:“小將軍,嚐嚐。”
她錯愕一瞬才接下,邊吃邊疑惑地看著他:“你怎在此?”這又是什麽扮相......
鳴玉狹長雙眸噙笑,抬手自然而然地拭去她嘴角的豆餡,“小將軍不是要查那人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