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州,南陽縣,張家村。
村口公告欄前,圍滿了黑壓壓的村民。
識字的村正老張頭,正扯著嗓子,逐字逐句念著蓋著平西侯大印的新公告。
公告的內容,正是《雍涼新稅法(試行)》。
村民們基本上不識字,聽得一知半解,臉上滿是茫然和疑慮。
“啥?人頭稅不收了?”
一個滿臉皺紋的老農,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那稅咋收啊?”
“說是按地收!地多就多交,地少就少交!”
旁邊一個稍微聽明白點的年輕人解釋道。
“按地收?俺家就那二畝薄田,是不是……就不用交那麽多稅了?”老農的眼睛裏,閃過微弱的希冀。
“好像是這麽個意思……”
人群中議論紛紛,有疑惑也有期待,但更多的是長久以來對官府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別是騙人的吧?”
“官府的話,誰敢信?”
“以前也說是要減稅,結果呢?還不是換著法子收?”
就在村民們議論不休,將信將疑之際。
一隊穿著統一服飾,瞧著就精神抖擻的年輕人,走進了村子。
為首的,正是講武堂的學員趙虎。
他出身農家,可在講武堂的學習,極大開闊了眼界,也磨練了口才。
“鄉親們!大家請靜一靜!”
趙虎站在一塊大石頭上,聲音洪亮。
“我們是平西侯派來的宣傳隊,就是專門為大家夥講明白新稅法到底是咋回事的!”
村民們漸漸安靜,目光都投向了麵生卻又透著一股子精幹勁兒的年輕人。
趙虎也不怯場,他並沒有去照搬拗口的條文,而是用最樸實的語言,打起了比方。
“以前啊,咱們交稅,就是家裏有幾口人,那就得交幾份錢,也不管你地裏收成好還是不好,這錢都少不了,對不對?”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