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算是來了,可涼州的土地本就貧瘠,耕作方式也落後,依舊是限製產量的巨大枷鎖。
若僅僅解決水的問題,依舊不太夠。
“老丈,往年這地,一畝能收多少糧食?”
林羽向旁邊的一位老農問道。
老農愣了愣,掰著手指頭算了半天,才歎了口氣。
“好年景,也就……也就將將夠一家人糊口。”
“若是遇上災年,那就得勒緊褲腰帶,甚至要出去逃荒了。”
這是雍涼農業最真實的寫照。
林羽心中微沉。
他清楚,想要真正讓這片土地煥發生機,讓百姓安居樂業,就必須從根本上改變靠天吃飯,廣種薄收的局麵。
回了平西侯府,林羽召來了李瑤。
“我打算再新成立一個衙門,暫定名為農務司。”
李瑤有些意外,躬身應道:“請侯爺示下。”
“這農務司,職責並非是催收錢糧,而是要指導百姓,如何把地種好,如何提高糧食的產量。”
林羽的語氣鄭重道:“你利用情報係統,從雍涼境內招募一些人手。”
“要求呢,主要是那些種了一輩子地,經驗豐富的老農,他們熟悉本地的水土氣候,也知道各種農作物的習性。”
“其次是要識文斷字,頭腦靈活的,也願意學習新東西的讀書人,哪怕是落魄秀才,隻要肯幹實事,都可以招進來。”
“農務司的首要任務,就是研究和推廣新的農業技術。”
李瑤若有所為,她隱約明白了侯爺的深意。
這是要從最基礎的農耕入手,徹底改變雍涼的根基了?
“瑤兒明白了!”
農務司的牌子很快就掛了起來,李瑤親自負責招募。
可消息傳開後,應者寥寥。
那些經驗豐富的老農,大多故土難離,也對官府抱有天然的不信任,並不願拋頭露麵。
至於讀書人,則自視甚高,認為擺弄泥土是有辱斯文的事情,對此嗤之鼻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