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統一六國

第96章 情報係統的擴張

最令人欣喜的,在於不僅僅是趙虎一人。

在講武堂的學員之中,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

二隊五班的班長,李猛。

此人出身涼州邊軍,雖是行伍出身,卻意外的精通算術,對於數字有著驚人的敏感度。

在學習後勤補給課程時,李猛就表現出了遠超常人的天賦。

他可以快速的計算出部隊行軍所需的糧草輜重,更能夠根據不同的地形和天氣情況,精確估算出補給的消耗量,甚至可以提前預判出後勤線路存在的風險點。

其精細程度,甚至讓負責授課的柳寬老先生都讚歎不已,直言其天生就是一塊後勤方麵的璞玉。

三隊七班的排長,張遠山。

此人原本是雍州城內的落魄書生,陰差陽錯之下,被選入了講武堂。

張遠山雖是文弱書生,體能的方麵並不突出,可在兵法理論方麵,有著驚人的天賦。

他對於曆代兵書和戰策,皆是爛熟於胸。

在兵棋推演課上,張遠山更展現出了令人驚豔的戰略眼光和大局觀。

他指揮若定,用兵如神。

往往可以在看似不利的局麵下,出奇製勝。

就連負責兵法教學的蘇儀,也對其讚賞有加,認為其在兵法韜略方麵的天賦,遠勝於自己,將來也必成大器。

這些學員的湧現,如同雨後春筍,給初創的平西講武堂,帶來了勃勃生機,也讓林羽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他欣喜於講武堂的初步成效,也更加堅定了繼續投入資源,擴建講武堂的決心。

而與此同時,軍隊方麵的整編工作,也隨著訓練時間的推移,得到了有效改善。

最初,各營都麵臨著諸多問題,新老兵之間的隔閡,戰術訓練的脫節,指揮體係的混亂等等……

可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問題都逐漸的被克服。

林羽也將講武堂中湧現出的好苗子,開始有意識的投放進軍隊整編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