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校,讓咱們村的娃娃都來讀書。”
“謔!”
村民們嘩然,這鄉下地方辦學校,還當真是稀奇啊!
翠芬嬸子一把扒開人群,衝到最前麵,陰陽怪氣道:“這祠堂死過人的你知不知道?這麽晦氣的地方還讓娃們來讀書,誰知道你安的什麽心?”
旁邊有人附和著:“就是。”
知道這翠芬嬸子一向愛跟自己唱反調,初九也懶得搭理她,轉而看向其他人。
“辦學校這事兒村長和支書都同意了,讓孩子們讀書認字那也是為他們今後著想,能夠多條出路,這是好事。”
“好事?”人群中有嬸子不解,“那我家鐵蛋下地都能算工分了,哪有那閑工夫來上學?”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接茬,無外乎都是孩子能在家裏幫忙,沒必要多此一舉。
更何況,大人們都不進這祠堂,更別說讓孩子來了。
眼見村民們是說什麽都不同意,初九深吸一口氣,又上前一步,將當時和村長討論出來上學也算工分的方案講給了大夥兒聽。
這下,質疑聲少了一大半。
有心思活絡的村民猶豫著上前,“方家丫頭,你是說,讓娃們來這兒,也算工分?”
“是的,大爺。”初九看向眾人,“隻要是到了年齡的,送過來,每個月都給記上工分。”
見她這樣說,已經有少部分人被說動,他們哪管這地方死沒死過人,能換糧食回來填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但還有些村民仍然糾結。
那上學可是要交學費的啊,都是鄉下人,哪有這個閑錢?
心裏還覺得是這方初九在大城市裏待久了,要把那資本的浪費做派帶回村子,敗壞風氣可不行。
而這一點,初九也早就料到了,當時也跟支書私底下討論過。
既然是村子裏的學校,那就意思意思收點玉米麵或者地瓜土豆之類的粗糧,到時候發給上課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