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的一句上不了台麵頓時在人群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次韓國帶著這兩個會五國語的翻譯過來,是因為韓國廟堂裏的那些人都知道,當時其實外交很薄弱,主要的外交還是在中原戰國之中。
但中原戰國,各幫小國其實都是華夏境內的小國。
從炎黃再到饒舜禹,再到夏商周和前戰國時期,再到現在的五國之爭,中原地區曆來就是一個整體,自然沿用的語言也是炎黃老祖宗用的,頂多是方言的發音不同。
語法,邏輯,詞匯的數量都還是一樣的。
但像是胡人,蠻族,東瀛,天竺這樣的地方的人用的並非是炎黃老祖宗的語言,加上這個時代的溝通少,也沒有專門的學府用來交換語言人才,所以這些都是十分匱乏的。
東瀛人之所以會炎黃語,是因為他們並不像是中原戰國這樣戰亂頻繁,你爭我奪的事情不斷。
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去培養這方麵年的人才。
像是中原戰國中能流暢的跟外邦溝通的人才都非常稀缺,而韓國這次帶來的會五國語的人就更是人才中的人才了,不說會不會談判,單單是會翻譯這一條,就足以非常吃香,是列國爭相爭搶的人才。
韓國此次帶著這幫人來,為的就是在這種時候一展身手。
不光是要壓一壓楚國的勢頭,還要壓一壓趙魏兩大強國的勢頭。
在林毅沒有開口之前,韓國使臣確實是做到了這一點,鎮住了這幫人,裝逼了一波。
畢竟在場的人可都是看到了楚國翻譯漲紅了臉,支支吾吾的尷尬,大楚的各路臣子也都怒氣衝衝的模樣。
這可不就是他們想看到的結果麽?
結果林毅的一句話卻讓整個武宣殿安靜了下來。
除了薑凰和許月,公公,曹鶯四個人麵不改色之外,其他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