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陽光正好,村委會辦公室裏卻已是一派忙碌景象。
周青鬆和肖立兩人正對著地圖討論著采樣路線和重點區域,上麵已經用不同顏色的筆標記了密密麻麻的點和線條。
“周教授,肖立,忙著呢?”林溪月笑著推門進去。
“哦,林小姐,蘇先生!”周青鬆抬頭,見到他們有些意外,但立刻熱情地招呼,“快請坐!我們正在規劃進山的初步路線,正好想找蘇先生再確認幾個地標。”
“路線的事不急,蘇晨是向導,他心裏有數。”林溪月擺擺手,“周教授,聽您和蘇晨聊起靈溪水和生態環境,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想跟您探討一下。”
“哦?林小姐請講!”周青鬆立刻放下筆,扶了扶眼鏡,注意力高度集中。對於任何與研究相關,或者能促進研究進行的話題,他都抱有極大的興趣。
“是關於我們村的靈溪源生品牌。”林溪月開門見山,“我們一直致力於打造高端生態農產品,核心理念就是靈溪村獨特的自然環境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但說實話,很多時候我們停留在講故事、講體驗的層麵,缺乏更權威的支撐。”
她頓了頓,觀察著周青鬆的反應,繼續說道:“周教授,您的研究,如果能證實靈溪村生態環境,特別是水土資源的獨特性,甚至能科學地解釋為什麽這裏的動植物如此富有靈性……這對於我們的品牌來說,將是無與倫比的價值背書。”
周青鬆的眉頭微微動了一下,他立刻明白了林溪月的意思。
這是想借助他的科研成果,為商業品牌增信。作為一個嚴謹的科學家,他本能地對商業合作持謹慎態度。
“林小姐,我的研究是純粹的科學探索,發表的成果必須客觀、嚴謹,不能摻雜任何商業宣傳的成分。”周青鬆語氣嚴肅地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