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山的準備工作比預想的要快。老支書親自坐鎮,叮囑了村裏最有經驗的幾個老獵戶給周青鬆他們帶路,又再三強調安全問題。
蘇晨則帶著大黃、灰灰和閃電,作為特殊的“向導”和“安全顧問”加入隊伍。
出發那天清晨,薄霧尚未散盡,給青峰山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隊伍在村口集合,除了蘇晨、周青鬆和肖立,還有兩位經驗豐富的老獵戶,王叔和李伯。
他們背著簡單的行囊,手裏拿著砍柴刀,神情平靜,對這座山充滿了敬畏。
周青鬆和肖立則裝備齊全,各種探測儀器、采樣工具、高清攝像機,甚至還有一台便攜式的環境監測設備。
肖立顯得有些緊張,不時調整著背包肩帶,而周青鬆則精神亢奮,鏡片後的眼睛閃爍著探索的光芒。
“周教授,山裏頭路不好走,跟著我們,別亂跑。”王叔嗓音沙啞,指了指前方蜿蜒的山路。
“放心吧,王師傅,我們聽指揮。”周青鬆嘴上應著,目光卻已經開始四處逡巡,仿佛每一片葉子、每一塊石頭都蘊藏著等待解讀的密碼。
蘇晨拍了拍大黃的腦袋:“大黃,前麵帶路,注意安全。”
“汪!放心吧晨哥,這山裏的味兒我熟!”大黃搖著尾巴,一馬當先,鼻子貼著地麵不停地嗅聞,時不時停下來,耳朵警惕地轉動。
灰灰則像個優雅的刺客,悄無聲息地躍上路旁的樹幹,幾個起落便消失在茂密的枝葉間,利用製高點觀察著四周的動靜。蘇晨能清晰地感知到它傳遞來的信息:“左前方三十米,有野豬活動的痕跡,舊的。”“右邊山澗水流正常。”
閃電更是靈活,紅色的身影在林間快速穿梭,像一道跳躍的火焰,不時停在某個分岔路口,吱吱叫著,等待蘇晨確認方向。
隊伍沿著崎嶇的山路前行,越往裏走,光線越發昏暗。參天古木遮天蔽日,空氣中彌漫著潮濕的腐殖土和草木混合的氣息。四周異常安靜,平日裏常見的蟲鳴鳥叫都稀疏了許多,隻剩下腳步踩在落葉上的沙沙聲,以及偶爾風吹過樹梢的嗚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