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用牛拉馬馱,還是用車子,都需要路。
所以,他特意檢查了糧倉附近的交通問題。
平時,他們交公糧,是用村子裏麵的牛馬騾子拉的板車。
一車又一車的轉運出去,效率極其低下還累人。
但十裏八鄉的人,自打上交公糧以來,都是這般幹的,很多時候要連軸轉的忙上兩三天。
但現在,為了避人而目,王大川懷疑這些人會用車子來啦。
那就涉及到一個進出的問題。
眼下的大車,大多是軍綠色的解放牌汽車,以大隊長的能耐,如果能找來的話,一次能拉個四五噸。
忙乎一個晚上,跑個幾躺,十多噸是能搞到手的。
如果膽子再大些,一口氣來三輛,那可就真的是捅破天了,至少要損失兩三萬塊錢。
在這個人圴收入隻有幾十到一百塊的時代,這麽大的債務,就算是把全村老小身上的肉刮下來煉油,也熬不出來。
當時這是最壞的打算,如果真的有貨車進來的話,那麽這個路定然是需要提前修整一下的,不然有的地方窄了點,是進不來的。
王大川沿著這條路,快速的疾行者,很快就來到了一個拐角處。
那裏原本有一塊突出的山岩,但現在,被人為給敲掉了。
地麵上還留著新泥的痕跡,顯然是最近才動手鏟除的。
這都存在了多少年了,早不鏟除,晚不鏟除,已經是很明顯的事情。
接著又繼續往前行,尋了大概地方,一處是地麵的坑窪處,馬車小心行駛是能通過的。
但是汽車的話,正好卡車輪子。
眼下,這個地方被人用土石填滿了。
還有就是有一些斜歪倒的樹,正好擋在路中間,馬車底盤底能過,但貨車不行。
所以現在被人為給鋸掉了。
至於最後一個地方,則是一段很窄的路麵,一邊有缺損,另外一邊則靠近山體,可以說是自然形成的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