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離要在公司自主設計建造世界一流的大型自航絞吸式挖泥船的消息。
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一塊巨石。
迅速在華夏交建沙省航務建設有限公司內部引起了軒然大波。
“開玩笑吧?咱們公司哪來的錢和技術搞那玩意兒?”
“新來的周總也太敢想了,剛來就畫這麽大的餅,不怕把自己噎著?”
“我聽說那玩意兒一艘就幾十個億,還要搞不止一艘?把咱們公司賣了都不夠吧?”
“年輕人有衝勁是好事,但也不能脫離實際啊。李副總他們估計頭都大了。”
質疑聲、觀望聲、甚至是一些幸災樂禍的聲音,在私下裏悄然流傳。
大多數員工,尤其是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和項目經理,
都覺得這位年輕的總經理有些異想天開,不切實際。
在他們看來,公司能維持好現有的項目,
穩步發展就已經很不錯了,
搞這種“大躍進”式的計劃,風險太高,很容易步子邁大了扯著蛋。
李朝陽等幾位公司高層,雖然在會議上被周離的氣勢所懾,但冷靜下來後,也是憂心忡忡。
他們一方麵佩服周離的魄力和戰略眼光,另一方麵又深知其中的困難。
資金、技術、人才、審批……每一項都是巨大的挑戰。
然而,周離似乎對這些潛在的阻力和質疑早有預料,並且胸有成竹。
歡迎會後的第二天,他就召集了公司技術部、財務部、以及幾個核心項目部的負責人,再次召開了一個小範圍的專題會議。
這一次,他沒有再過多地強調戰略意義和決心,
而是拿出了一份詳盡的可行性分析報告和初步的技術方案構想。
這份報告,自然是係統“友情提供”的。
其中不僅包含了對國際最先進絞吸船技術的深入剖析。
還結合了沙省航務公司自身的條件和南海特殊的作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