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同奔流的江水,裹挾著陰謀、算計、愛恨與瘋狂,悄然流逝。距離慕晚清以驚豔之姿回歸江城,已經過去了數月。
這幾個月裏,江城看似依舊繁華如初,上流社會的宴會酒會從未停歇,商業帝國的齒輪也照常運轉。但在平靜的表象之下,一股洶湧的暗流,卻早已在無聲處積聚著力量,醞釀著一場足以顛覆格局的風暴。
風暴的中心,無疑是霍氏集團,以及那個如同被詛咒般的名字——慕晚清。
霍氏集團,這座曾經堅不可摧的商業堡壘,如今正經曆著前所未有的內憂外患。
外部,由慕晚清和“魅影資本”精心策劃的輿論風波雖然暫時平息,在霍家不惜代價的強力公關和資本壓製下,但其造成的負麵影響卻如同跗骨之蛆,難以徹底清除。霍氏的品牌形象受損,股價持續低迷,幾個原本前景看好的項目也因此受到波及,進展緩慢。更讓霍家高層感到棘手的是,“魅影資本”如同一個神出鬼沒的幽靈,總能在最關鍵的時刻,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阻擊霍氏的商業布局,或者……與霍氏的競爭對手達成“友好”合作。再加上溫氏集團在某些領域的“暗中助力”,霍氏明顯感覺到,在國內市場,他們正麵臨著一股前所未有的、來自暗處的強大阻力。
內部,則更是暗流洶湧,矛盾重重。霍予奪被“變相奪權”之後,雖然名義上還是總裁,但實際權力被董事局特別委員會分化。以霍美玲、霍明山為首的“反對派”勢力,借著集團麵臨的外部壓力和霍予奪個人的“狀態不佳”,不斷在董事局發難,試圖進一步削弱霍予奪的影響力,甚至……開始為“後霍予奪時代”的權力分配進行布局。而蔣玉蘭,雖然一心想維護兒子的地位,但她與霍予奪之間因為慕晚清的存在而產生的隔閡,以及她本人在幾次與慕晚清的交鋒中落於下風,也讓她在家族內部的話語權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整個霍氏高層,陷入了一種微妙而危險的權力平衡與製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