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霍予奪沉浸在偏執的猜忌與瘋狂的計劃之中,就在慕晚清對霍予奪的真實意圖產生深深疑慮,就在霍氏集團內部因為權力傾軋和外部壓力而暗流洶湧、人心惶惶之際——
一直保持著“靜默”姿態的溫氏集團,終於……出手了。
他們的反擊,沒有像霍予奪那樣,以一種不計成本、近乎自殺式的瘋狂姿態進行。
而是……如同一個最高明的外科醫生,在經過了仔細的觀察和精準的判斷之後,選擇在對手最虛弱、最意想不到的時刻,用最鋒利的手術刀,精準地切向了那早已潰爛流膿、卻被刻意掩蓋的……要害!
時機,選擇得恰到好處。
正是霍氏集團因為前期瘋狂做空和幹擾“綠洲之心”項目而耗費了巨額資金,導致內部現金流極度緊張,多個部門怨聲載道的時候。
也正是霍美玲、霍明山等反對派勢力,拿著慕晚清“匿名”提供的“彈藥”,在董事局和家族內部不斷發難,試圖進一步削弱霍予奪權力,導致霍氏高層人心浮動、決策效率低下的時刻。
溫氏的第一刀,精準地落在了——金融監管層麵。
一份詳盡的、包含了大量“確鑿證據”(顯然是溫氏利用霍氏攻擊行動中的漏洞和不合規操作,精心收集並整理的)的匿名舉報材料,被同時遞交給了歐盟金融監管機構(E**A)和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
舉報材料的核心內容,直指霍氏集團在近期針對溫氏及“綠洲之心”項目關聯企業的金融操作中,存在嚴重的市場操縱、內幕交易可能涉及收買的某些歐洲小機構以及……動用來源不明、涉嫌違規跨境轉移的巨額資金!
這每一項指控,都足以讓任何一家跨國企業膽戰心驚!尤其是在監管極其嚴格的歐洲金融市場!
消息一經通過某些“特定”渠道泄露,立刻在歐洲金融界引發了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