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帝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如炬,緩緩地掃視了一眼底下群臣。
那目光仿佛帶著一種無形的威壓,從每一位大臣的臉上掠過,讓他們皆不敢直視,紛紛低下頭去。
片刻之後,景泰帝才緩緩開口說道:“想必你們都知道了北武使團即將到來的消息了。如今這文鬥之事,關乎我朝顏麵,至關重要。現在朕想問問你們,這次去與北武文鬥,誰去最合適啊?”
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寂靜,唯有眾人輕微的呼吸聲清晰可聞。
昨天晚上常潁離開之後,景泰帝便陷入了長久的沉思。
他坐在書房之中,燭火搖曳,映照在他緊皺的眉頭上。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最後他還是覺得不讓林九州去。
畢竟,如果這次林九州若是贏下與北武的文鬥,自己就要履行當初的諾言,讓他繼承鎮北王之位。
以林九州那出眾的才華和過人的智謀,一旦他執掌鎮北王府,必定能讓鎮北王府重回巔峰,甚至更上一層樓。
這是景泰帝無論如何都不想看到的,他深知皇權至上,絕不能允許有任何的勢力可以對皇權構成威脅,所以這次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林九州參與進來。
而底下的那些大臣在聽到景泰帝的話之後,互相對視了一眼。
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疑惑和謹慎,似乎都在揣測著陛下的心思。
緊接著,禮部侍郎站了出來,微微躬身,恭敬地說道:“陛下!微臣推薦何家的世子何奇勳。”
“此人乃是京城有名的才子,自幼便聰慧過人,飽讀詩書,才名遠揚。無論是詩詞歌賦,還是經史子集,皆有頗深的造詣。我想這次的文鬥對於他來說,應該沒什麽難度。”
禮部侍郎的話音剛落,戶部尚書也站了出來,同樣躬身行禮後說道:“陛下,我覺得當今狀元翰林院編修黃濤也是一個不錯的人選。”